我有汉武刘彻这么个大外甥
2021-05-24 17:01:0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   我有汉武刘彻这么个大外甥

外甥外甥、越喂越生。这是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句俗语,大意是,外甥者,舅家再对其百般疼爱万般呵护关怀备至照顾有加,终是拢不住其心;再对他好,到头来仍落得其忘恩负义一场空!

且慢指责!一般情况下,此系戏语,万勿当真。你若仔细,暗中去观察说这话的舅家人的眉目表情和腔调语气,在那责备与怨怼的言词背后,满满是掩饰不住的对外甥的喜牵;你放眼望去,八百里秦川舅家心疼外甥的,比比皆是。

我的家乡兴平,位于长安以西渭河以北,归大秦之都咸阳管辖。兴平古属雍州,曾经是犬戎聚居之地,名犬丘;西周懿王迁此为都,秦废之,故曾名废丘(废了犬丘)。汉高祖刘邦定鼎天下,改废丘为槐里。之后历经王朝更迭,长时间称作始平县。唐中宗李显因嫁金城公主给吐蕃王,在此地饯别,一度改名金城县。今天市名“兴平”,源于唐安史之乱时,兵马使李奂统领的兴平军驻扎于此,平叛有功,乱后唐朝廷遂弃用“金城”,而以军名“兴平”名之,沿用至今。

数度回乡,映入眼帘的,满大街是“汉风唐韵”四个字。显见家乡父母官的用意,以汉唐做了兴平地域文化的标志和经济旅游发展的名片。是的,“汉风唐韵”于兴平,再恰当不过。“汉风”,乃市区东北汉武大帝茂陵的威武雄风,“唐韵”,即坐落于西端马嵬坡大唐贵妃杨玉环的婀娜神韵!

兴平人应当为之庆幸啊,更应为之自豪和骄傲,因为兴平父老拥有一个别的地方人没有的、煌煌青史垂名曰“千古一帝”的大外甥——刘彻。

兴平能得刘彻这么个外甥,首先要感激一位妇人,一个富有远见的舅家婆。

不过,在我们详细介绍这位非凡见识的舅家婆之前,还是先确认一下汉武帝刘彻兴平外甥的身份。司马迁在《史记.外戚世家》里白纸黑字:“王太后,槐里人。”班固《汉书.外戚传》复核:“孝景王皇后,武帝母也。父王仲,槐里人也。”王太后、王皇后,均指兴平女子王娡。综合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这位姓王的籍贯槐里(兴平)的女子王娡,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,汉武帝刘彻的生母;她大叫王仲,她妈名臧儿。再啰嗦一遍,汉武刘彻的舅家爷是兴平人王仲,舅家婆叫臧儿,亲妈是王娡,亲大是汉景帝刘启。其兴平外甥的身份,确凿无疑。

下面来说舅家婆。

舅家婆名叫臧儿。是楚霸王项羽灭秦后封王时,所封燕王臧荼的孙女。她嫁给了兴平人王仲,为王家生下二女一男。一男取名王信,二女一名王娡,一名王兒姁(音尼须)。 

臧儿一个民妇,是如何把自家的女儿推上大汉皇后之位,进而给兴平生下一个大外甥,为大汉培育出一位杰出天子的呢?

王仲臧儿夫妇生下一儿两女后,王仲不幸早逝。养儿育女,日子难过,迫使臧儿拖着油瓶改嫁,改嫁到长陵(今属咸阳窑店街道三义村)一户姓田的人家。在田家,臧儿又生了两个儿子,田蚡和田胜。

王仲的大女儿王娡,婚姻由当娘的全权做主,早早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小伙,婚后生下一女。小夫妻生活本来风平浪静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臧儿在街边卦摊旁歇脚,算命的朝她一通上下打量,接着一番天上地下云里雾里,把臧儿说转了,说得血脉偾张!

作为一个普通百姓,臧儿当然渴望改变家庭的命运,机会来到面前,即使是虚妄莫测,她也决定试它一试。

算卦的说了什么,让臧儿激动并要付诸行动呢?算卦的说:你是兴平王家的媳妇,你给王家生有两个女娃一个男娃,你生的这两个女娃,命中注定大富大贵,其中一人命贵得简直……天机不可泄露不可泄露!

啊!我女子命里有金?可老大已嫁人了呀?

怂管!嫁人咋了?嫁人生娃了老娘也要推倒重来!自此,臧儿有了自己的心思,她暗自开始重新安排两个女儿的命运。费神的主要是大女儿王娡,毕竟已作人妻,又为人母,推倒重来可没嘴上说的那么简单。

她先是唆使大女儿不辞而别,收拾细软悄悄离开婆家。王娡尚犹豫不决,当娘的一把拽住胳膊,硬生生地拉了回来。数日后托人带话,提出与丈夫性格不合,要求离婚。金家人当然对此既莫名其妙,又大为不满,扬言绝不同意离婚,并发誓要告官。

你爱告告去,臧儿主意已定,雷打不动。让周围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,仅仅数月,寻情钻眼,想方设法,她愣是把自家已婚生育过的闺女,塞进了大汉太子刘启的东宫,顺手还搭上了小女儿兒姁。

臧儿的工夫没有白费,王娡果然是命里藏金。虽是再醮之妇,她却深得刘启的青睐,封作美人,宠爱有加。妹妹兒姁也如愿做了刘启的姬妾。一百个不情愿的金王孙,面对媳妇被抢,只能忍气吞声。给他十个胆子,也不敢与当朝的太子争风吃醋!

臧儿至此,完成了一项艰难而伟大的栽培工程,如愿把两个女儿推上了人生大舞台,就此心满意足。余下的戏份,就看闺女们自己的演技了。

二婚的王娡,秀丽如初,娉婷妩媚,楚楚动人。初见便给太子刘启留下深刻的印象。短短几年,刘启由储君而接文帝班坐上龙椅,宠爱始终集于王娡一身。更为重要的是,王娡顺利给刘启生下一男三女,完美赢得了大汉天子的欢喜。

王娡所生这一男,便是我们的主角——大外甥刘彻。

来看看我们大外甥孕育降生时的辉煌异象吧,正史均有文字记载,《汉武故事》描述得更为传神——

“汉景皇帝王皇后內太子宫,得幸,有娠,梦日入怀。”王娡得刘启召之侍寝,一幸而有了身孕,当夜梦见一轮红日降落在她怀中;  

“帝又梦高祖谓己曰:‘王夫人生子,可名为彘’。”景帝刘启当晚也做梦了,梦见他的爷爷汉高祖刘邦叮嘱他,你的那位漂亮的王夫人将为大汉生下龙子,特赐名叫“彘”!

“彘”?不是猪吗?高祖刘邦也信奉贱名好养?非也!祖爷爷的欢心,意在我汉刘可得到个继承大业的贤孙,乳名就叫他“小猪”吧,朕高兴这样叫。

至今您逛游在兴平街市,逗留农贸肉摊,正宗的本地人口中,“来二斤彘zhi(织)肉”,绝不会说成“来二斤zhu(朱)肉”,“彘zhi(织)”才是兴平人口音里最标准的对六畜之首“猪zhu(朱)”的称谓。两千多年过去了,“猪zhu(朱)”一直在当地母语里读作“彘zhi(织)”,丝毫未改。关中人最馋的“腊汁肉”哪是什么“腊汁肉”,这个“汁”字冒名顶替了千百年,正本清源应当是“腊彘肉”!好比“腊羊肉”、“腊牛肉”。  

而这一切称谓的源头,无不与刘邦给重孙起名“彘”有关。此且按下不表。

话题回到王娡。作为平民出身又是二婚的她,艳压群芳脱颖而出完全赢得君王身心,并非易事。人家刘启原本有太子妃,登基后顺理成章封作皇后。王娡想要大贵,必得越过这座高山。而这位刘启的正宫,何方人氏何样来头?来头可大了。《史记.外戚世家》记:“景帝为太子时,薄太后(文帝之母景帝之祖母高祖刘邦之姬妾)以薄氏女为妃”哇!这正宫娘娘竟有着汉皇外戚高贵的血统,原来是薄太后的侄孙女,且由老太后亲自给孙儿选定,谁敢动她?谁又能动得了她?! 

机会留给有备之人,何况又有天命保佑,王娡并非毫无希望。机会来了,—— 1,我们的王娡深得刘启偏疼;2,“皇后毋子,毋宠”,正宫的薄皇后,既不会生孩子,又不被刘启喜欢;3,最关键的一条,“薄太后崩,废薄皇后。”老太后一归天,刘启随即废了薄皇后,皇后之位空缺。

慢!切不要以为王娡上位,轻而易举又顺理成章。封建王朝宫廷的法则,流行母以子贵、子以母贵。景帝刘启宠爱王娡不假,但我们的大外甥之前,这位汉皇并不缺子嗣。刘启先后共生子十四个,在西汉帝王里,算人丁兴旺子嗣繁盛的。长子刘荣、次子刘德、三子刘阏于均由栗姬所生,程姬生刘余、刘非、刘端,唐姬生刘发,贾夫人生刘彭祖、刘胜。自彘儿刘彻始,剩下的五个皇子,全是咱兴平外甥,王娡生刘彻,妹妹王兒姁一口气给刘家生下四个带把儿的,分别叫刘越、刘寄、刘乘、刘舜。

先来后到,论资排辈,我们的大外甥刘彻仅在第十名。这种先天的劣势,妈妈欲做皇后,儿子想当储君,娘俩是需要一番斗智斗勇外加运气的。

汉景刘启于公元前 153 年,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。一切看起来似乎已定案,别人还能有机会吗?看我垂髫之年的大外甥刘彻,如何机智配合妈妈王娡,逆袭翻转后来居上的——  

景帝刘启有个姐姐叫刘嫖,这位长公主有个待字闺中的娇气姑娘,姓陈名阿娇。长公主想让爱女与时任太子刘荣结为连理,不料太子生母栗姬坚决反对。反对的理由是,栗姬眼里,长公主这位皇姐就是个事儿妈,令人讨厌,皇帝身边那几个狐狸精,全是刘嫖咸吃萝卜淡操心引荐给弟弟的,栗姬失宠,盖源于此。于是乎她很是怨恨姑姐刘嫖。如今你姑娘想嫁我儿子,没门!  

在栗姬这儿碰了钉子,刘嫖退而求其次,她打起了王娡母子的主意。

刘彻四岁被父皇封作胶东王。如今已过去三四年。

这一天,长公主刘嫖来王夫人处串门,顺手将年仅六七岁的小侄子彘儿抱到膝上,抵着额头问他:你想要媳妇不?彘儿回姑妈:要!姑妈手指院中百十个宫女,问:你看她们谁能给你当媳妇?彘儿斩钉截铁:她们我一个都看不上!姑妈开心了,伸手牵过自己的闺女阿娇,再问彘儿:妹妹阿娇好看不?好看!彘儿脸红了。那让妹妹给你当媳妇可好?好!好!彘儿眉开眼笑,随之向姑妈发誓道:“若得阿娇作妇,当作金屋贮之也!”如果妹妹阿娇能成我的媳妇,我会专门为她建一座豪华的屋子,呵护她善待她藏着她爱她!

一张小嘴,甜得让姑妈乐不可支。一旁的王娡不等姑姐征询,急忙主动表示,彘儿能娶阿娇,亲上加亲,我这里求之不得!愉快地答应了大姑姐。  

这门娃娃亲就算基本敲定了。自此之后,姑姐刘嫖见着皇上,一边编排栗姬的不好,有的没的诋毁其心眼狭小,与嫔妃争风吃醋,巫蛊厌胜祸乱后宫;这边厢猛夸王夫人贤淑有德,夸彘儿精灵俊美、天资聪颖、此材可造。  

景帝刘启本就有些厌烦栗姬,长公主刘嫖这一再撺掇,皇上终被说动心,一声令下,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!栗姬因之忧闷,不久离世。

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,公元前150年,亦即景帝前元七年,刘启正式颁诏:“立王夫人为皇后,其男为太子。”王娡被立为皇后,七岁的彘儿更名刘彻,做了太子。母以子贵,子以母贵,母子交相辉映,开始双星闪耀在大汉天空。

没有太久的等待,前141年,亦即王娡封后的第九个年头,年仅四十八岁的汉景帝刘启驾崩,我们的大外甥刘彻,顺利接继大统,登上汉天子位。

汉武刘彻的文韬武略千秋功业,无须我们这里画蛇添足;其与秦皇并肩,与唐宗宋祖齐名,史家早有公论,先哲不乏赞誉。作为舅家人,我们需要记住的,是他对外爷家的眷顾,对生母故里的厚爱,以及对亲情的恩惠。即位为大汉天子后,刘彻——

尊生母王娡为皇太后;

追尊舅家爷王仲为共侯,“槐里起园邑二百家,长丞奉守”,特命在槐里为外爷建起墓园,设朝廷官吏与二百户人家,专事守护祭扫;

尊舅家婆臧儿为平原君。逝世后在咸阳长陵为其建墓园,规制与舅家爷完全一样;

封大舅王信为盖侯;

封异姓的舅舅田蚡武安侯;田胜周阳侯;

最出乎意料又令人动容的,是汉武刘彻待他同母异父姐姐金俗的姿态。

当年王娡离婚入宫,女儿金俗丢给了丈夫金王孙。随着她身份地位的变化,顾忌天朝的面子,人们逐渐避讳王皇后的上一段婚姻,更无人敢提她与前夫所生女儿金俗。转眼十多二十年过去,事过境迁,是非已成云烟,近臣韩嫣偶然私下对武帝说,陛下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在民间。武帝听了诧异,责备韩嫣何不早说!随后“乃车驾自往迎之”。金俗这时亦已婚育,家住长陵一陋巷。天子銮驾“直至其门”,武士推门打问金俗。金俗一家惊闻皇上来家,吓得不知犯下哪条戒律,惶恐失神;金俗听说找的是她,直接打算翻墙逃匿。众推金俗出门来拜见皇上,武帝走下銮驾伸手扶住姐姐,含情怨嗔道:大姐,为什么对我这个弟弟隐藏得这么深呢?!金俗不知如何回应。武帝不再为难这个未曾见过大世面的姐姐,命人携起上车,随驾进京,当天安顿住进长乐宫。翌日,武帝带着姐姐来见母亲——皇太后王娡。阔别多年的母女俩,陡然四目相对,双双禁不住涕泪涟涟。武帝事先安排了接风宴,他亲举酒樽祝福姐姐。随后专门下旨,赠钱千万,丫鬟女佣奴仆三百人伺候,良田百顷,豪宅一处。母亲王娡替女儿谢儿子:让陛下破费了!武帝说娘莫跟儿客气,这还没完呢!再赐一地为大姐的汤沐邑,供其终身受益,封号修成君;姐姐所生的一对儿女,男封爵,女嫁侯门。如此鸡犬升天、同享富贵!

百姓听说了此事,皆为“今上”竖大拇指:多接地气多有人情味的人君呀!

汉武帝建元二年(前139年),刘彻登基的第二年,即下令在槐里县茂乡,为自己修建陵墓。——大外甥早早的,便将自己的百年安寝之地,选在了舅家的土地上!其情所系,不言而喻!

如今,每每站在庄严的茂陵塬下,难抑心潮澎湃;心中唯愿,愿我兴平人的精神气质里,皆具汉武身上的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,活得洒脱,活得坦然,活出刚强个性与精彩华章。

 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